欢迎进入某某花卉园林有限公司

关于我们 | 在线留言

全国免费咨询热线

0898-08980898

联系我们

ca88会员登录中心
手机:13988888888
电话:0898-08980898
邮箱:admin@youweb.com
地址:海南省海口市

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资讯

爨火千年:在曲靖的碑刻与烟火里寻找云南文脉的呼吸

所属分类:新闻资讯发布时间:2025-08-27 09:53:42点击量:

  清晨的曲靖文昌街,青石板缝隙沁着露水,商铺招牌彰显着爨体书法的风韵。卖饵丝的摊主掀开蒸笼,热气漫过街面上随处可见的“爨”字标语;一群孩童蹦跳着哼唱“兴字头、林字腰,大树底下火来烧”的爨字谣,小手在空中比画三十画的“爨”字……

  曲靖,爨文化的发源地,这座滇东爨城,在岁月的长河里将“爨”字融进了市井肌理,将千年爨文化传承演绎,在碑刻与烟火里续写着“活着的文明史诗”。

  近日,记者走进位于曲靖市的爨文化博物馆,在市文物管理所研究馆员刘忠华老师的引领与解读下,近距离探寻爨文化的基因文脉。在曲靖一中校园深处,紫薇树掩映的“爨碑亭”内,一块高1.83米的青色砂石静立如古佛。玻璃罩下,碑身清晰记载着爨氏家族的历史,棱角分明的汉字在灯光中浮凸——这便是“南碑瑰宝”《爨宝子碑》(又称小爨碑)。

  记者眼前,古碑低语,藏隐在市井烟火中。1600年前东晋建宁太守的墓志铭,如今静默如一位时光老人。

  刘忠华老师轻抚碑额:“‘晋故振威将军建宁太守爨府君之墓’,十五字如刀劈斧凿。此碑立于东晋义熙元年(公元405年),1937年迁至此处。清乾隆年间,它曾被埋于农田中,当年护碑人张元为它冒死抗命,才让这东晋遗珍免于筑墙铺路之劫,得以保存下来。”作为曲靖市五张名片中极具代表性的文化标识,爨文化在云南文化谱系中具有承前启后的关键地位。它既是古滇文化的重要延续,又为南诏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,堪称连接云南古代文明的重要纽带。

  “‘爨’字始见于战国文字,有烧火做饭之意。你看‘爨’字,上半是‘兴’,中间是‘林’,底下是‘火’,像不像一家人围着火塘吃饭?”研究馆员刘忠华蹲下身,解析着碑额上的篆刻。这块碑文清晰记载着爨氏统领南中的辉煌,也藏着汉字演变的密码。隶书的庄重里跳出楷书的锋芒,宛如中原文明与边地风骨的联姻。

  三十公里外的陆良县薛官堡村,另一通巨碑更令人震撼。3.88米高的《爨龙颜碑》(大爨碑)矗立祠堂,碑额“宋故龙骧将军护镇蛮校尉宁州刺史邛都县侯爨使君之碑”二十四字气势恢宏,碑首青龙白虎浮雕腾云欲出,栩栩如生。此碑立于南朝刘宋大明二年(公元458年),碑文记载着爨氏将军“独步南境,卓尔不群”的功业。康有为曾在此碑前慨叹“若轩辕古圣,端冕垂裳”,更在《广艺舟双楫》中将其推为“神品第一”。

  据介绍,早在1961年,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中,《爨宝子碑》与《爨龙颜碑》名列前茅。周钟岳曾赞小爨碑为“南碑瑰宝”;范寿铭称大爨碑是“书家鼻祖”。百余年来,“二爨碑”享誉全球,不论书法家还是史学家均推崇备至,称二者是触摸千年文脉的“活化石”;因研习爨碑文字而形成的“爨体”书法艺术更是方兴未艾。

  “这两块碑是云南的‘史记’。”刘忠华说。民国学者李根源曾批注:“二爨碑之价值,不在敦煌遗书之下。”

  流沙覆过千年时光,爨碑照亮南境传奇。2025年7月,曲靖市陆良县爨文化广场灯火璀璨、人潮涌动,以“沙绘世界•爨魅陆良”为主题的夏季文化惠民暨旅游消费促进活动启幕。这场融合自然山水、千年文脉与创新活力的文化盛宴,向全国游客发出“清凉陆良 避暑爨乡”的夏日邀约。现场巨型LED屏上,彩色沙林的流霞、爨碑的斑驳刻痕与南盘江的粼粼波光交织流淌,绘就一幅爨乡大地的千年长卷。

  沙画大师李韬指尖轻扬,《乌蛮遗风》在流沙幻变中铺展:金沙聚为乌蒙山脉,又散作盘江碧水;倏忽凝成持戈武士,转瞬化作穹顶高台。男高音黄绍成浑厚的《大爨》声穿云裂石:“独步南境兮,卓尔不群!”沙影声光间,爨氏家族四百载峥嵘呼之欲出——诸葛亮南征后扶持的爨氏豪族,以曲靖为心脏,开创汉官与土酋共执权杖的“双轨治术”,在烽烟四起的中原乱世,独守南疆百年安宁。滇剧《爨碑传奇》更以豆腐为引揭开历史奇缘:清代知府邓尔恒筷尖轻挑,豆腐上竟浮出“爨府君”三字朱砂拓痕!一方豆腐唤醒沉睡田垄的东晋爨宝子碑,自此揭开汉文化在西南边陲深植的密码。

  自爨琛独霸南中至唐蒙灭爨,爨氏掌云南权柄四百春秋。他们引中原农桑入红土高原,大力推行以儒家为核心的汉文化,使其在彩云之南生根发芽,结出璀璨奇葩。两座国宝丰碑“二爨碑”成为文化交融的永恒结晶;书法“爨体”更是惊世绝伦,笔锋如“昆刀切玉”,生动凝固了汉字由隶入楷的嬗变瞬间,堪称书苑奇珍;礼乐之声也在此交融,“爨乐”熔宗教、宫廷、民间、民族、洞经诸音于一炉,旋律雍容古雅,其遗韵《五花爨弄》直至宋代仍回响朝堂,撞击着历史的磅礴。从“爨氏食味一锅”的质朴醇厚到“杯酒斗米”的待客豪情,饮食之道源远流长;“东爨乌蛮”与“西爨白蛮”独特的束发、耳环、布裙,以及高台起屋与水滨吊脚相映成趣的民居,无不勾勒出鲜明的生活画卷。

  “爨文化,这四百年的传奇,绝非简单的文化嫁接,而是汉彝百族在珠江源头共酿的文明新醅,”刘忠华如此解读,“它如一条深邃的文明纽带,上承秦汉遗风,下启南诏大理,是中华一统的边陲明证,是西南民族融合的历史胎记,更是云南本土文化的成型基石。它以博大的胸怀,熔铸多元,创新不息,终成镶嵌在华夏文明王冠上一颗闪耀着独特异彩的珍丽瑰宝。”

  时光流转,爨文化广场上,当沙画里最后一捧金沙化作“爨”字巨碑,这正是中华一体多元格局的南疆铁证。当葫芦丝清音《欢庆》响彻夜空,爨文化早非故纸尘烟,它凝在陆良沙粒间,活在曲靖烟火里,如南盘江奔涌不息,向世界诉说着“和而不同”的东方智慧。

  一个爨字,一座城。走进爨乡曲靖,俯首可拾有关爨的元素、爨的味道、爨的神秘,这里早已烙下了“爨”文化的胎记。

  傍晚的曲靖老街,天池社区糖行街新青年集市上,曲靖市博物馆文创展台前,爨猫鼠标垫、冰箱贴、笔记本等文创产品引人驻足,争相选购;游客们沉浸式体验爨碑拓印;书法家陈俊宏挥毫写下各类爨体墨宝,墨迹未干便被游客抢着收藏;在曲靖二小的课堂上,孩子们拍手唱起自编的“爨字谣”,用陶土捏出爨碑微缩模型,用3D打印笔“临摹”碑文;曲靖师范学院东湖上,黑天鹅欢乐戏水,大学生穿梭于“爨文化长廊”……

  岁月更迭,爨文化不仅是斑驳的石碑,更是融汇在曲靖人民血脉中的文化特质和精神内涵,正以多元的形式被传承光大。

  夜幕降临南中爨城,一场颠覆传统的光影秀正在上演。水雾织成纱幕,激光勾出时空隧道,盛装女子在阁楼唱起西南长调,战象嘶鸣中爨将军挥剑破敌……四个篇章演绎爨氏兴衰,科技让文化“活”过来。

  “文脉的传承有时比青铜更柔软,需要我们有‘破壁’思维。”曲靖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感慨道。在彩色沙林景区,科技让文化“可触摸”:游客戴上AR眼镜就能梦回南中;百米沙崖动态画卷下,爨氏武士披风掠过岩壁,碑文中“镇蛮校尉”四字如星火迸溅。滇剧《爨碑传奇》用“绣碑”“护碑”等六幕戏,把碑石故事唱成花灯调,让观众入脑入心。而“二爨碑”的数字化档案则为它们注入了第二次生命。

  在Z世代面前,爨文化正以多元形式“出圈”,俘获更多年轻人的心。文创雪糕复刻碑文字体,冰箱贴做成“爨”字拆解拼图,爨体书法亮相《我不是药神》海报,就连招商银行LOGO也沿用爨宝子碑风格。康有为赞为“正书古石第一”的书法成为潮流符号,让古老文字焕发新生。

  目前,曲靖已在影视、工艺、文艺作品、项目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较快发展:制作了《爨碑残梦》《爨碑惊奇录》等影视作品,开发了爨陶工艺美术品,创作出《爨乡神韵》等歌舞表演,建设了爨文化博物馆,打造了爨文化特色文旅小镇等,让更多人了解和体验爨文化的魅力。今年曲靖两会上,曲靖市政协委员侯邦云曾递交提案,建议打造“爨厨”“爨菜”等特色品牌,充分盘活爨文化系列资源。例如,以“游爨乡,吃爨菜”为主题,通过举办美食节、文化节等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,开启“美食溯源”之旅,吸引更多游客与食客走进“爨城”,丰富爨文化品牌内涵,为曲靖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。

  从魏晋古字到现代LOGO,从农田遗存到数字云端,爨文化如珠江之水,在曲靖大地奔涌千年。它不仅是云南地方文化的三大高峰之一,更见证着中华文明的包容与延续——当记者走出爨文化博物馆时,夕阳为“爨”字碑镀上金辉,仿佛在诉说:文明从未远去,只是换了一种方式重生。

  爨氏政权消逝千年,但其“汉夷共治”的智慧仍在滋养今日民族团结示范区建设;那些曾被农人踩在脚下的碑石,终成中华文化瑰宝。可见真正的遗产不在供奉的高阁,而在街头巷尾的呼吸之间。当越来越多的市民能用爨体写春联,学童以爨乐编新曲,爨味被开发以满足味蕾,“活着的文明”便有了对抗时间的力量。

  曲靖爨文化的故事仍在继续。它告诉我们:文化传承从不是标本的封存,而是将古老基因注入现代血脉。当爨碑的刀痕化作光影、菜肴、笔锋,那段“独步南境”的传奇,正以更磅礴的生命力奔涌向未来。

电话:0898-08980898
liNK 友情链接:
Copyright © 2012-2018 某某公司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EyouCms  
ICP备案编号:粤ICP备88888888号